“影像走进临床”学术交流系列活动第六期——神“肌”妙算,“痿”以重任
时间:2025-02-28 发布人:赵春艳 浏览:
聚焦肌肉病诊疗,以技术温暖罕见病关怀
2月27日,医学影像科与痿病科(重症肌无力科)联合开展“影像走进临床”学术交流系列活动第六期——神“肌”妙算,“痿”以重任。本次活动由文山州中医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保秀平主持,旨在推动影像技术与临床诊疗的深度融合,提升罕见病诊疗水平,由医学科影像科和痿病科医技护、规培生、实习生共计3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。
精准影像赋能肌肉病诊疗
医学影像科李丹医师作《肌肉病的MRI临床应用》专题报告,系统梳理了萎病科肌肉病变MRI扫描规范、下肢肌肉MRI解剖及常见肌肉病分类,重点解析遗传性肌肉病(如肌营养不良症)及特发性炎性肌病(如皮肌炎、多发性肌炎)的MRI诊断要点。通过病例影像展示与病理对照,强调“精准扫描方案与标准化的报告体系”对临床决策的关键作用,为肌肉病早期筛查、随访与鉴别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,指导肌肉活检部位选取。
临床与影像对话:破解实践难点
会后交流环节聚焦临床与影像协作的痛点。参会人员就“下肢肌肉磁共振扫描参数优化”“报告书写细节规范”及“临床申请单填写标准化”等议题展开讨论。参会专家马文波提出:临床实践是一种磨炼,医学影像科和临床一线医生如何有效的对接是业务提升的关键。影像技术的精细化发展,为肌肉病动态评估和治疗效果监测提供了可视化工具,未来需进一步打通科室间数据共享壁垒,推动诊疗流程标准化。
医学影像科主任刘洪在总结中表示,本系列学术活动持续聚焦临床需求,通过“以问题为导向”的交流模式,促进影像技术从“幕后”走向“台前”,成为多学科协作的重要纽带。医学影像科要善于从各种临床表现及影像象征中发现蛛丝马迹,从而抽丝剥茧,层层论证,最终揪出“元凶”。他呼吁:“面对罕见病,我们不仅需要技术精进,更应传递医学温度。让每一份影像报告都能为患者点亮希望。”
让罕见被关注,让诊疗有温度
此次交流会将专业探讨延伸至人文关怀领域。与会人员一致认为,肌肉病等罕见病确诊周期长、误诊率高,亟需通过技术创新与多学科协作缩短诊断路径。活动尾声,双方发起发起“关注罕见病,传递医疗温度”倡议,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精准影像服务理念,助力实现“早诊早治、全程管理”的诊疗目标。文山州中医医院影像科拥有飞利浦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(DR)、
东芝多功能数字化摄影系统、GE1.5T磁共振成像系统(MRI)、飞利浦16排螺旋CT、西门子超高端光子双源CT等先进设备,我们将以先进的设备,精湛的技术,为广大患者提供各种优质医学影像检查服务。
地址:文山市城南振兴路5号
咨询电话:0876-2136070 0876-213998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