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文山州中医医院官方网站
您的位置: 首页 > 科研教学

改善睡眠质量,耳部三联来“护航”

时间:2025-02-14 发布人:赵春艳 浏览:

  什么是失眠呢?

  通常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不满足,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。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、早醒、睡眠质量下降、总睡眠时间减少,同时伴有多梦、心慌、乏力、记忆力减退、日间功能障碍等等一系列症状。中医将其分为心脾两虚型、肝郁气滞型、心虚胆怯型、心肾不交型、胃失和降型等。

  失眠的原因和表现很多种,仅靠心理疏导、自我调节生活方式和服用镇静剂来改善睡眠。那我告诉你,可以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:耳部刮痧+耳部放血+耳穴贴压,三术一体,调节脏腑功能,促进睡眠提高睡眠质量,让你和失眠说bye-bye!

  《黄帝内经》之《灵枢·口问》篇里提到“耳者,宗脉之所聚也”。也就是说人体十二经络是经络系统的主体,手足三阳经直接上行于耳,手足三阴经由于表里两经脉气相通间接上行于耳,所以十二经络均与耳有密切的联系。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,气血“内属于脏腑,外络于肢节”,经络“行气血,营阴阳”,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,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。耳,又蕴含人体部位的全息影像。

  利用耳廓的这些特点,采用放血、贴压、刮痧的治疗方法,通过刺激耳廓穴位调节脏腑功能,提高睡眠质量,达到治疗疾病和强身健体之目的。

  第一步耳部刮痧

  耳部刮痧指用刮痧器具在耳部皮肤上刮痧,通过良性刺激,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,使经络穴位处充血,改善局部微循环,起到祛除邪气、疏通经络、舒筋理气、祛风散寒、清热除湿、活血化瘀、消肿止痛,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,从而达到扶正祛邪,防病治病的效果。适应疾病:整体调理身体状态,适用于减轻各种疾病及术后所致的疼痛、失眠、焦虑、眩晕、便秘、腹泻等症状。

image.png

  第二部耳部放血

  耳穴是多功能广谱穴。具有退烧、消炎、镇静、止痛、降压、抗过敏、清脑明目、提升机体免疫力等作用。

image.png

  第三部耳穴贴压

  耳穴贴压是采用王不留行籽贴压及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,通过经络传导,达到通经活络、调节气血、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。适应疾病:整体调理身体状态,适用于减轻各种疾病及术后所致的疼痛、失眠、焦虑、眩晕、便秘、腹泻等症状。

image.png

  在耳穴理论中,人耳就像个倒置的胎儿。耳穴作为人体的一个微系统,可反映人体的健康信息。当机体组织或器官发生病变时,耳廓相应部位的耳穴就会出现各种阳性反应。它既可反映身体情况的过去,现在,同时也能预示未来的发展。对于耳穴阳性反应,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刺激,就可以对疾病的病理过程发生影响,促其逆转或消除。耳穴既能诊断也能治疗,干预和保健。运用耳穴诊疗法,便能涵盖“治未病”未病先防,既病防变,瘥后防复三个层面。

  目前我院治未病科及中医特色护理门诊开展的中医外治疗法有:

  (1)针刺类:脐针、腹针、开阖六气针、子午流注针、火针、揿针(皮内针)、颊针、穴位埋线;

  (2)灸法类:督灸、腹灸、脐灸、隔物灸(姜、盐、附子饼)、八髎灸;

  (3)拔罐类:火龙罐、扶阳罐、游走罐、闪罐、平衡火罐等;

  (4)点刺放血类:耳尖点刺放血,指尖点刺放血、局部点刺放血,舌下脉络点刺放血等;

  (5)其他:刮痧(面部、头部、十二经脉、耳部)、耳穴压豆、三伏三九贴、中药茶饮、中药药枕、中药香囊等。